采用現(xiàn)代化液壓AGC控制帶鋼輥縫的板帶冷軋軋機的軋制力可達千噸以上,其工作輥軸承要承受巨大的負荷,因此要求潤滑要有足夠高的粘度以達到較高的油膜厚度和油膜形成率,軸承的使用壽命才能有保證。
采用干油潤滑時,干油中基礎(chǔ)油的粘度形成的油膜厚度不足以承載這么大的負荷,潤滑效果比較差,軸承的壽命也比較短,很多時候甚至不到1000小時。
那么稀油潤滑呢?將高粘度的稀油大量澆鑄到軸承上確實能夠達到不錯的潤滑效果,但卻存在著其他的弊端,比如:軸承座的密封較差,尤其是靠近軋輥輥頸處的密封由于軋輥的轉(zhuǎn)動,很難實現(xiàn)軸承座與外界的真正隔絕,導(dǎo)致軸承座中的稀油大量泄漏;由于軸承座是個開式容腔,大量稀油會通過回油口從回油管排走,而容腔內(nèi)也無法保持較高壓力,也就無法阻止外來物尤其是工藝軋制乳化液的侵入。
除了稀油的大量漏損,排入乳化液的稀油還會危害乳化液的質(zhì)量并縮短乳化液的更換周期,乳化液中的大量殘油還會致使板帶表面出現(xiàn)黑斑、黑膜、表面不光潔等質(zhì)量問題。
另外,乳化液侵入稀油循環(huán)系統(tǒng)還會危害稀油的品質(zhì),破壞油膜穩(wěn)定性,降低稀油的使用壽命。所以,雖然稀油也適用于重載工況,但投資成本和消耗成本都很高,污染也比較嚴重。
使用油氣潤滑后,以上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油氣潤滑是氣液兩相流體潤滑技術(shù),液體與氣體牢固地形成了氣液兩相膜,它的形成兼有流體動壓和流體靜壓的雙重作用,與單相液體膜相比,承載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不僅在速度高時能夠行程完整的氣液兩相膜,即便是在速度較低時依然能夠形成具有一定承載能力的企業(yè)兩相膜,使做相對運動的摩擦面始終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下。
油氣潤滑在重載工況下能給軸承提供良好的潤滑效果,而且壓縮空氣的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冷卻和密封效果,是以,在重載軸承上更適合使用油氣潤滑。